6月19日下午,杰出校友陈义汉院士与我院中青年教师代表亲切座谈,共话成长与发展。校发规处、医学院、附属医院领导,学院中青年教师代表、本科生代表20余人近距离感受了院士的风采和人格魅力。学院党委书记周逸萍主持座谈会。
陈义汉院士深情回忆了当年在通医求学的美好时光,敬爱的恩师,亲爱的同窗,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园······谈起母校,陈义汉院士滔滔不绝,他动情地说道:“在通医的学习对我影响深远,为我现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很骄傲,我是一名通医学子。”正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拼搏劲儿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积累,陈义汉院士在心脏内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项项重大成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面对接踵抛来的“转化医学、心脏移植、如何平衡科研与临床、墨守陈规还是标新立异”等问题,陈义汉院士都一一耐心解答、深度论述,特别强调了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他指出基础研究是临床工作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源头,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双向转化,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陈义汉院士勉励医学院师生,“知识、勇气、想象力”是成功的法宝,大家要着眼脚下也要展望未来,追求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瞄准高远目标,以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强大的逻辑,大胆去闯,去探索,走出自己的科研之路。
与学术大咖面对面交流,师生代表们激动不已,会场互动十分热烈,大家纷纷感觉意犹未尽,教师代表朱轶晴感慨道:“聆听陈义汉院士畅谈科研初心,确实有‘心动的感觉’!陈院士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勉励我们要打牢理论基础功底,要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做有价值的研究。院士的一番话,让人思考受益!”教师代表陈金铃感慨道:“我第一次离院士只有一米不到的距离,但我知道实际差距何止千山万水。院士的肺腑之言,解答了许多疑惑,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本科生代表顾朝宇感慨道:“聆听了院士的谆谆教诲,我懂得了医疗和科研并举的重要性,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科研需要不忘初心,从容自信,耐得住寂寞。”
(范红)